眼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迭起,基础教育在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一线的校长、教师们也开始深入思考——教育数字化转型,究竟给基础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尤其是寒假期间,不论是Apple Vision Pro的开售,还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发布的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都带给基础教育从业者不小的震撼。未来中小学课堂要如何改变,要教给学生怎样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使他们适应快速迭代的社会?
教育界不少学者认为,面对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那些原本在“应试教育”中占据优势的中小学校,也许会遭遇更多“不适应”,而对于另一些善于把握机遇的学校来说,也许正是“弯道超车”的机会。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作为教育者,面对新事物的出现,在审慎之余,绝不能忽视数字化带给基础教育的正面影响。
恰如其分地使用技术工具,促进因材施教和学思结合
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新技术的保障和硬件设备的配备,各类教育资源的供给都是在转型过程中逐渐完善的。但要明确的是,在基础教育领域,不论技术工具和手段如何改变,校园才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触及的是课堂“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即通过技术的不断迭代,推动教师更有效率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思结合。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界对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存有争议:教育技术萌生之初,许多教育者认为其工具属性最为关键;发展一定阶段后,更多的教育者认为,不能过分强调教育技术的工具属性;而当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向深水区迈进时,教育界又重新回归工具属性展开讨论。
眼下,教育界形成共识的是,中小学校亟待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这一点上来看,恰如其分地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技术工具,是现代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这里所谓的“工具”,并不单纯指电脑等实体工具,大模型、文本生成类的场景和视频等,都应为学生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和资源锦上添花。
诚然,实现教育数字化革新的前提,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要积极拥抱新技术,借助技术优势,不断丰富教学的场景和手段,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教育者要审慎思考的是,究竟是使用新技术辅助教学效率高,还是采取传统授课模式开展教学效率高并无定论,需要依据学生的学情、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教学内容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说到底应该是执教者的转型
近年来,上海不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各个学科知识体系与所谓的学科素养,彼此之间的结合点十分有限。但随着新课标全面落地,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衔接问题得到了有效回应。中小学教育遵循从学科知识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等实践,再到核心素养培育的完整链条。而教育的数字化,已然成为连接三个要素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手段。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转变,是执教者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型。而学生并没有脱离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有效的教学设计下完成知识获得和能力的提升。
理想化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刻意让学生掌握某种教育技术和工具,而是让这种课堂的变革在学生“无感”状态下实现。比如,地理、生物学科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集约式的教育资源、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山川河流模型、虚拟人体组织等,学生在这种数字化环境下,自然、自发、自觉地使用各类技术工具,为学习、实践,甚至为踏上工作岗位作准备。
目前,社会主流关键工作岗位对人才的技能需求中,项目设计、多人协作、信息加工等成为“必选项”。对标于此,中小学课堂不仅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知协作、强动手,并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这些能力的过程中,数字化技术有其天然优势。
不盲目追逐热点,打牢基础深挖潜能
相比于盲目追求当下火热的大数据模型、生成式视频和文本技术,我们更期待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专注打牢基础,在持续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断挖掘各类教育技术和工具的潜能,才是中小学幼儿园更应该思考和关注的方向。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赋能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要特别警惕的是,学校对数字化转型相对更重视学科知识教学上的突破,而忽略了德育、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适用技术革新,这些方面与技术的融合还有更多探讨和挖掘的空间。比如,中小学体育课的数字化转型大多表现为学生佩戴运动手环,采集运动数据。实际上,体育的数字化转型场景远比这丰富得多,如何通过技术的提升,让学生更好理解体育运动中的协同意识、规则意识和生命意识等,都是中小学育人方式变革可以探索的方向。
教育数字化转型要紧紧与中小学幼儿园育人目标相结合。目前,除全区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惠及所有学生外,徐汇区还将探索技术赋能下创建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系统和后续的针对性培养系统。当下,徐汇区正在积极争创全国科学教育试验区,也正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落户上海徐汇,推动中小学校在数字化背景下对于科学教育的不断丰富和探索,也是我们谋划未来发展的图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