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工刻写试卷到智能大屏黑板;从单方面输出知识到激发学生主动乐知探索,从单一分数到“强基”“综评”多元录取……从教40年的桓台一中数学教师苏同安告诉记者,回望教育发展历程,可以用“物非人是”来概括——环境、技术、教学方式在发展中变化,不变的是教书人的教育情怀和对教育本真的追求——肩负起教育使命,做好学问的传承与精神的赓续,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全面成长和充分发展。
自1985年踏上讲台,苏同安亲身经历了从第1个教师节到第40个教师节,既是岁月留下的标记,也是自己教师生涯的“刻度”。“那个年代,手工刻写试卷是老师们的日常。”他回忆,那时要用钢板和蜡纸,将试题一笔一划刻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精确度,因为一旦刻错或刻破,整张蜡纸就可能报废,因此,大家经常会掏出随身携带的火柴,将蜡纸融化,重新刻写。
“从最初的刻钢板,到后来的油印机,再到扫描仪,最后到教室里的智能大屏黑板的出现,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极大地减轻了老师们的负担。”苏同安幽默地提到,当年印试卷时,老师们手上、脸上常常沾满油墨,甚至引得学生们哄堂大笑。
如今,我市中小学信息化基础建设已高标准完成迭代升级。一个集“智脑结合、物联感知、数据分析、按需推”为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慧教育体系正逐步完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增强,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亦不断创新,智慧校园全面铺开。
在科技赋能下,孩子接受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好。然而教育教学变革,教师是其中的关键力量。
“我教了四十年数学,先是扎入了题海,又跳出了题海,对孩子的教学理念变了。”苏同安说。正如他研创出的“全景式育人模式”和《一题释全景》数学校本课程,把高考、强基、竞赛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因材施教,分层育人,满足各类学生需求。同时,针对高中数学每章节内容,研创出“一道”全景式数学问题,来体现知识性质、思想方法、思维过程的全景。“一题胜百题,跳出‘题海’,减轻负担,乐教乐学,让学生获得全面成长和充分发展。”苏同安认为,对待教学工作,他追求“乐之”的境界。做到乐之定会心系学生,情系教育。不仅用乐教引领学生乐学,还会乐于教研创新,追求教学本真,来满足各层面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为了让更多如苏同安一样的优秀教师出现在学生身边,建设我市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我市启动了教师职称分级竞聘改革。对此,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多次召集多层面、多学段学校校干、教师讨论,经过反复调研、推敲、研判、修改,于2021年9月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竞聘的指导意见》。“能上能下、动态管理、一校一案”成为这次分级聘任的最大亮点。将长期以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这一困扰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解决。用更加科学的改革、更加精细化的评价机制激活庞大教师队伍的“一池春水”。
在采访中,苏同安始终表示自己很幸运,因为他见证了教育事业四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和蓬勃发展。“一个教师的‘有涯’相对于教育事业的‘无涯’,是微不足道的,唯有扎根在教书育人第一线,静心于坚守与奉献,潜心于传承与创新,方可汇聚成教育事业的‘无涯’,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这是‘人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