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辽宁新闻3月13日电(记者赵桂华)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沈阳市铁西区教育将如何破局、实现高质量发展?3月12日,铁西区2025年教育工作会议的举行,为这一疑问提供了明确答案。此次会议以“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区”为核心主题,为铁西区教育综合改革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
“体系”夯实筑牢根基
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实的基础。本次会议紧扣“构建五大体系、探索三条改革路径、实施21项计划”的总体纲领,全面且细致地部署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以“四梁八柱”之势稳步推进教育革新。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025年,铁西区持续深化“一核三全”德育特色品牌,精心推出3条红色精品研学路线(第一条:工业历史传承路线-----“中国工业博物馆”;第二条:城市发展变迁路线-----“工人村生活馆”;第三条:雷锋精神发扬路线-----“化工报国·新时代雷锋精神育人中心”),让学生们深入系统地了解铁西区的工业发展历程,切身感受老一辈奋斗者的精神力量;搭建“微V亮”青年干部阅读书友群,营造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鼓励青年干部多读书、多分享;高位推动“微光校长书房”品牌创新,多管齐下,不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青年干部自身素养,还将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新活力。
据悉,铁西区今年将聚焦重点项目,全力推进31中学中德园校区建设,深化高中东、西部联盟以及4中、31中学两大集团校工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将春晖学校打造成孤独症儿童学校示范标杆,为特殊孩子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教育服务。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铁西区将开展“名师孵化、新秀扶植、种子扎根”,年内计划遴选70-80个名师工作室,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分层培养,确保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度,为高素质年轻干部搭建成长平台,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改革”赋能教育创新
如何进一步激发教育的活力与创新呢?铁西区给出的答案是探索三大改革路径。
在数字化时代,科技赋能教育成为必然趋势。铁西区着力以AI赋能教育改革,深化智慧教育项目,开展“中小学首席信息官、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人工智能”三类培训,实现教学、管理、评价全流程数字化,推动教学模式向智能化、个性化转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铁西区以“大思政”全域改革,全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借助“老铁家族”铁西城市IP形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思政活动,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深入人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资源的合理调配至关重要。教育资源调配改革,紧密结合开发区产业人口导入和涉农街道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建立学位需求预警机制,提前规划教育资源布局。同时,创新实施“优教兴乡计划”,组建农村学科指导团队,促进教师、设施等教育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城乡教育与人口结构协同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计划”落地绘就新篇
与此同时,铁西区同步发布21项具体行动计划,覆盖学前优质普惠、集团化办学提质、教师队伍培养、校园安全升级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领域。实施学前普惠扩容计划,设立托幼一体化试点园,建立托育与幼教的连贯体系;实施铸魂强师计划,打造校本培训示范校10所;实施办学条件改善计划,31中学中德园校区于9月开学前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增加1800个学位;实施体质提升计划,持续深化特色体育项目梯队框架建构,举办铁西区第二届校园足球“区长杯”区级联赛,全面建设“一主两翼三结合”的铁西区校园足球体系。
铁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云义表示:“新征程已然开启,铁西区正以‘五大体系’为梁、‘三大路径’为柱,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力推动教育强区建设。随着21项行动计划的逐步落地实施,全区教育者将共同绘制一幅‘党旗领航、五育融合、优质均衡、智慧创新’的教育强区宏伟画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