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3月31日电(记者邵美琦)“穿救生衣要系好上中下三条带子。”在吉林省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三年14班的安全教育班会上,学生丛昕妍穿着橘色的救生衣,展示着正确穿法,“坐船要扶好扶手,如果一旦落水,救生衣内有紧急哨,我们可以吹响求救。”
今年3月31日是第3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近年来,吉林省不断加大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力度,通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实景演练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整体安全防范意识。
3月27日,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三年14班的安全教育班会上,学生丛昕妍在做救生衣穿戴演示。新华社记者 邵美琦 摄 走进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墙上张贴一幅幅充满创意与童真的手抄报,不少都与安全教育有关。有的画出警车、人物和拳头等图案,用彩色画笔写着“防霸凌”;有的以漫画的形式,展示交通安全知识。
知识问答、食品和药品对比实验、上下楼安全儿歌、地震逃生演练……当安全教育成为学校的日常活动,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自我保护能力。“对我帮助很大,我还会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爸爸妈妈!”丛昕妍说。
在从业8年的该校教师李丹丹看来,安全教育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更新与创新。“比如现在孩子们接触网络的机会更多,我们就要增加网络安全的内容;再比如很多新流行的零食都是‘三无’产品,需要教孩子们进行辨识。”李丹丹说,该校计划将每月最后一周设为“安全实践周”,持续开展应急技能竞赛、安全微视频创作等活动。
3月27日,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张贴关于安全教育的手抄报。新华社记者 邵美琦 摄 一有机会,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二道大队东荣大路消防救援站的站长助理姜勇就会到各个学校讲座,“作为一名消防员,我认为救援很重要,预防更重要。特别是对孩子们来说,安全教育是重要且必要的。”
2019年,《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明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为提升中小学安全教育水平,吉林省不仅各地学校将安全教育常态化,各地不同部门也在协同发力。17日起,延吉市教育局联合政法委、检察院等九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全市中小学校园开展为期两周的春季校园与周边安全隐患联合大检查。
在集安市,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总队高速公路通化支队走进集安市实验小学,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安全出行常识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