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这或许是暗物质‘幽灵’一闪而过的身影”,去年11月,“悟空”号探测卫星测量到电子宇宙射线能谱的一处疑似异常结构轰动世界。“悟空”靠啥捕捉到这一重大发现?就是安徽“科大造”BGO量能器。
这样居世界领先水平的项目,在安徽已不是第一个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升空,全球首台超越早期经典计算机的光量子计算机诞生,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百秒量级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近年来这些被誉为“国之重器”的重大创新成果,都深深打着“安徽烙印”。
“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安徽在贯彻落实中,瞄准世界前沿科技,着力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以科技创新带动全面创新。
创新驱动本质上就是人才驱动。近年来,安徽陆续出台“科学中心人才十条”“人才新政三十条”、职称管理改革18条等举措,汇聚130余家科研机构,吸引世界各地高技能人才120余万人。在全国首创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在不增加全省事业单位编制总量前提下,将“空编不用”的闲置编制放入周转池统一调配,优先倾斜高校和科研院所。安徽大学人事处处长蔡亮介绍:“去年,我们一下就引进92名科研人员。”
“待遇留人,科研激励,职称晋升,全方位保障,现在大伙心无旁骛,干得起劲!”中国电科集团第38研究所太赫兹团队研究人员武帅深有感触。目前该团队已打破只有欧美国家掌握太赫兹核心技术的垄断地位,向更高方向突破迈进。
用改革精神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我们目前就是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加大政策松绑力度。”省发改委创新处处长朱的娥介绍,2016年国务院批复《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至今,创新人才管理、股权激励、容错尽职免责等一批创新改革试验已逐步推开。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张良安没有想到,除了搞研究、做实验,还能出来创业当老板。凭借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核心技术,2016年张良安团队以部分成果作价350万元入股,成立了安徽海思达机器人公司。“现在的成果转化奖励,未来股份收益的70%都将直接奖励团队!”目前,安徽有159家企业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激励人才2966人,激励金额6.29亿元。
2017年起,安徽计划在五年内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省级种子投资基金、总规模150亿元的省级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总规模500亿元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体系。